為認真貫徹落實《吉林省2022年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百日攻堅”系列活動方案》(吉殘聯發〔2022〕39號)、《關于支持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若干具體舉措》(吉殘聯辦發〔2021〕38號)等文件精神。通化市殘疾人綜合保障中心結合工作實際,以就業幫扶為主線、應屆畢業生為重點、“五個精準”為抓手的工作思路,開展通化市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
一是精準掌握動態數據。2022年,通化市殘疾人高校畢業生26人,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根據全國殘聯信息化服務平臺下發的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信息,在準確掌握基本情況和就業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家庭走訪、電話聯系等方式持續開展摸底式、跟進式就業服務,高質量完成摸底調查和“一人一策”服務臺賬,為“一對一”精準開展就業幫扶提供了有效數據支撐。
二是精準推薦就業崗位。為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市殘疾人綜合保障中心積極對接市就業服務局,廣泛參與線上、線下招聘會,聯系企業開發殘疾人就業崗位18個,為離校未就業殘疾人畢業生個性化就業提供堅實保障。確保就業服務機構跟蹤不斷檔、服務不斷線、幫扶有成效。
三是精準提供就業幫扶。市殘疾人綜合保障中心要求各縣(市、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畢業前提供介入式服務,畢業后提供跟蹤式服務,指導返鄉未就業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注冊中國殘聯殘疾人就業網絡服務平臺,參加網上招聘會,幫助其盡快實現就業。
四是精準做好宣傳引導。通化市殘疾人綜合保障中心組織印刷、發放殘疾人優惠政策宣傳品1200余張,為基層殘聯、就業服務機構發放就業服務政策文件匯編80余本。根據殘疾人就業宣傳年工作要求,利用現有網絡宣傳媒介,向社會和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宣傳就業相關優惠政策、宣傳片等。
五是精準解決就業困難。今年,通化市開展教就領域工作調研,對部分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反應參加公招考試對家庭經濟負擔太大的問題,引起我中心高度重視。為精準解決就業面臨的難題,引導高校殘疾人畢業生通過勞動實現自我價值,確保實現高質量就業,通化市殘疾人綜合保障中心對我市5名有意愿參加公招考試的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一份公招考試扶持包,扶持包內容包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筆試網絡課程及教輔材料。
2023年,通化市殘疾人綜合保障中心將強化政策保障、優化就業服務等措施,重點指導縣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對應屆畢業生集中開展職業能力測評工作,結合實際情況提供介入服務,為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護航,幫助更多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推動通化市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