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16日在京說,我國殘疾人事業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殘疾人總體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在中國記協主辦的“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新聞茶座上,張海迪介紹,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34%。自1988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成立,尤其是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頒布實施以來,殘疾人的社會保障、社會服務、教育、就業、無障礙建設、平等參與、文化事業發展等工作取得了很大進步。
張海迪說,目前,我國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普遍已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同時,在有條件的地區也已經開始探索建立貧困殘疾人生活補助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很多地方的殘聯還為殘疾人實施了危房改造項目。自2009年開始實施的“陽光家園計劃”約為60多萬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提供了托養服務。
張海迪說,近五年來,殘聯繼續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無障礙環境建設、盲人定向行走訓練、輔助器具適配、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孤獨癥兒童康復等重點康復工程,一些殘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
張海迪說,教育方面,近年來,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顯著提高,高中階段和高等特招規模不斷擴大;就業方面,殘聯通過興辦福利企業、按比例分散安排殘疾人就業、扶植和鼓勵殘疾人個體就業等,使城鎮就業的殘疾人有所增加。
張海迪在介紹殘疾人工作成就的同時也指出,殘疾人工作內容的繁雜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殘疾人總體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殘疾人事業城鄉和區域發展很不平衡,殘疾人在托養服務、婚姻問題、康復醫療、公平就業、無障礙設施管理等方面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障礙。殘疾人工作是關乎千家萬戶的事業,殘疾人工作應當深入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