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體上堅持不放棄,在心里上堅定不動搖,在生活上努力不抱怨,在事業上嚴謹不松懈......今年47歲的楊文軍為我們詮釋了一位新時代的殘疾人,是如何用雙腳去擁抱美好生活的。
楊文軍是輝南縣慶陽鎮太平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身患二級肢體殘疾。曾經幸福美滿的家庭,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奪走了楊文軍的雙臂,讓全家人跌入了深淵。2014年10月4日傍晚,一場噩夢打破了楊文軍以往的平靜的幸福生活。楊文軍在田間勞作之時,正與村民興奮談論今年糧食的價格,希望能夠有一個好收成,一個意外操作,楊文軍被轟鳴的收割機無情的剝奪了雙臂……全家的天仿佛塌了下來,治療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孩子還要繼續上學完成學業,全家都被這場厄運的陰霾籠罩著。媳婦和孩子失去了主心骨,楊文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原本的小康之家也在一夜之間步入了貧困。
2016年,全國打響了脫貧攻堅戰,慶陽鎮按照精準識別標準和程序,將楊文軍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輝南縣殘聯也大力推動電商助力脫貧攻堅,在全縣11個鄉鎮組織培訓活動,2017年10月,楊文軍受邀參加了殘聯組織的電商培訓,對發展微商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互聯網+”經營理念讓他眼前一亮?!盁o需擁有實體店面,不用投入太多資金,只要擁有一個網絡平臺便可能有良好的發展空間?!睏钗能娫较朐接X起勁兒,便逐漸接觸微商,征得了家人的支持。了解到楊文軍的電商脫貧意愿,縣殘聯邀請電商代表為他從事電商傳授經驗,手把手的教他坐在家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賺錢改善生活現狀。并為楊文軍送去了價值3000元的產品,作為楊文軍的啟動資產。楊文軍為了不給妻子增加負擔,重新擔起養家糊口的責任,無數個日夜的嘗試,克服身體障礙,反復訓練自己的雙腳,現如今,楊文軍不僅用腳實現了自理,還能流暢地使用智能手機,接打電話,楊文軍一步步地“站”了起來,重拾了生活的信心,脫貧的“勁”也更足了,于是他主動探索增收脫貧的路徑。
為人實在的楊文軍,在創業初期,通過微信朋友圈給陌生人點贊、留言,來拉近與陌生人的關系,在熟悉之后,楊文軍將山野菜、笨雞蛋、蜂蜜、木耳、人參、天麻等具有輝南特色的農特產品,介紹給微信上全國各地的人。日復一日的堅持,讓楊文軍熬過了半年瓶頸期,微信銷售一傳十、十傳百,全國各地的訂單接踵而來?,F在的楊文軍,每天忙碌著包商品、發快遞,看著自己的產品走向全國各地,心里美滋滋的。
2018年,楊文軍就實現了月平均收入3000元,收入最多的一個月達到了5000多元,成功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楊文軍被縣殘聯選樹為2018年致富帶頭人,同時,獲得了省殘聯幫扶的電腦一臺,更是獲得了2019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鼓勵他帶領更多的殘疾人走向富裕。
楊文軍通過自己的堅持不懈走出了生活的陰霾,用自己的每一滴汗詮釋了身殘志堅,脫貧之后,楊文軍通過縣殘聯的幫扶政策和溝通協調,召集了更多有電商脫貧意愿的貧困殘疾人和電商創業意愿的殘疾人,截止目前,已有230余名貧困、殘疾、低保群眾與楊文軍共同發展電商事業,平均月增收1200元左右。
楊文軍飽含深情的話語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身為殘疾人,我也許是不幸的。但在這個時代中,又是萬幸的。黨和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扶持,讓自己得到了殘疾人創業的機會,在拼搏的道路上,也讓我有了自信和尊嚴。以后我也會竭盡全力,帶領更多殘疾人和貧困戶,用手機“敲”出一條脫貧致富路。